荷蘭科學家最近開發(fā)出一種新型夜間攝像器材,用這種儀器在夜間拍攝出的影像,不論從清晰度還是從色彩上看,與那些在光線充足的白天拍攝的影像相比都毫不遜色。
為提高在夜間拍攝的影像的清晰度,傳統(tǒng)的夜間攝像設備主要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在光線不足的地方采用電子零件提高亮度,另一種方法是用紅外傳感裝置捕捉所拍攝物體發(fā)散出的熱量,后者可在沒有任何光線的情況下采用。然而這兩種方法都不能形成彩色圖像,影像都是用深淺不同的綠色或灰色顯示出來的,因而難以辨認,尤其是令觀看者很難正確對距離做出判斷。
據(jù)最新一期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由荷蘭TNO實驗室開發(fā)出的新型夜間攝像器材,可以對在日光條件下拍攝的景物進行色彩“取樣”,然后在夜間拍攝類似景物時再將色彩“繪制”到所拍攝的物體上。
該攝像儀可以從日光下拍攝到的彩色圖像中隨機選取像素,并將取樣的各種色彩繪編成一些典型環(huán)境存儲起來。比如,對于一個野外的場景,棕色對應的是樹干,綠色是草地、蔬菜和樹冠等,而藍色則是天空。當用傳統(tǒng)夜間攝像器材拍攝這些彩色景物時,景物是由深淺不同的綠色或灰色顯示出來的,而新儀器可以在這些單一色彩圖像和其對應的彩色景物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用彩色像素對應那些深淺不一的單一顏色并將這種對應關系“記憶”下來。這樣在夜間拍攝類似場景時,儀器就會利用取樣獲得的最近似色彩來代替單一綠色或灰色,從而生成彩色影像。
科學家說,這種儀器在軍事和緊急救援中可能有較廣泛的用途,有望提高士兵和救援人員的反應速度,減輕他們在辨別夜間圖像時容易產生的疲勞感。
為提高在夜間拍攝的影像的清晰度,傳統(tǒng)的夜間攝像設備主要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在光線不足的地方采用電子零件提高亮度,另一種方法是用紅外傳感裝置捕捉所拍攝物體發(fā)散出的熱量,后者可在沒有任何光線的情況下采用。然而這兩種方法都不能形成彩色圖像,影像都是用深淺不同的綠色或灰色顯示出來的,因而難以辨認,尤其是令觀看者很難正確對距離做出判斷。
據(jù)最新一期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由荷蘭TNO實驗室開發(fā)出的新型夜間攝像器材,可以對在日光條件下拍攝的景物進行色彩“取樣”,然后在夜間拍攝類似景物時再將色彩“繪制”到所拍攝的物體上。
該攝像儀可以從日光下拍攝到的彩色圖像中隨機選取像素,并將取樣的各種色彩繪編成一些典型環(huán)境存儲起來。比如,對于一個野外的場景,棕色對應的是樹干,綠色是草地、蔬菜和樹冠等,而藍色則是天空。當用傳統(tǒng)夜間攝像器材拍攝這些彩色景物時,景物是由深淺不同的綠色或灰色顯示出來的,而新儀器可以在這些單一色彩圖像和其對應的彩色景物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用彩色像素對應那些深淺不一的單一顏色并將這種對應關系“記憶”下來。這樣在夜間拍攝類似場景時,儀器就會利用取樣獲得的最近似色彩來代替單一綠色或灰色,從而生成彩色影像。
科學家說,這種儀器在軍事和緊急救援中可能有較廣泛的用途,有望提高士兵和救援人員的反應速度,減輕他們在辨別夜間圖像時容易產生的疲勞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荷蘭研制出新型夜間攝像儀
http:leisuda.cn/news/2005-2/200521791924.html
http:leisuda.cn/news/2005-2/2005217919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