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
●設備接地與設備防雷沒有必然聯(lián)系,接地的目的是保護人的安全,至于對設備,只要保證設備的每一引線端相對于其外殼的電位差以及各引線端的相對電位差不超出規(guī)定的數(shù)值,就可以保正設備的安全。事實上,對人來說也是一樣,只要保證人體各部分等電位,就可以保證人體的安全。因此可以這么說,在設備的安全方面,有電氣連接的設備之間的良好共地可能比接地更重要,例如在空中飛行的飛機以及飛機上的儀器是不可能接大地的,僅僅是共 地而已。 ●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中,人們能做的是有限防雷。 假如在雷電形成的初期能有辦法將其積累的電荷釋放掉,就不會形成雷擊,建筑物的避雷針就是這個道理(采用尖端放電原理,極少量電荷的積累就會引起放電現(xiàn)象,這時的放電是相對平和的、不劇烈的),但是由于雷云是游動的,如果是在電荷積聚到一定程度,即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再遇到避雷針仍然會產生雷擊現(xiàn)象,也就是說,你無法跟蹤雷電形成的全過程,你也就不可能在無限的空間和時間中去防雷。雷電的能量最大是多少,人們無法確認,這么大的能量在有限的空間(體積)中來釋放,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我們也就無法確認,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中我們能做到的只能是有限度的防雷。
●雷是由電荷積累所致,防范辦法應以泄放為主,阻擋為輔。現(xiàn)在一般采用氧化鋅避雷器(壓敏電阻)作為泄放元件,真空放電管,由于其分散性較差,反應速度受溫度影響,以及半導體器件余量的關系,在開關電源中很少采用。阻擋的辦法有:A 加大引線長度,這樣既可以增加引線電阻,又可以增大引 線電感 B 輸入回路串聯(lián)電感,這樣瞬態(tài)電壓將由該電感來承受(應注意電感線圈的耐壓強度)。
●必須從系統(tǒng)的角度來考慮防雷問題。 從單一的模塊或部件來考慮防雷是不夠的,上面提到了,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只能做有限度的防雷。因此對于防雷來說采取的措施越多越好,必須采取多級防雷措施,我們不能指望在一級以內徹底防雷,讓雷電經(jīng)過多次泄放或阻擋,使之能量分散,就比較容易。目前,我們在配電屏電源柜模塊內部均有防雷措施,而在每一部分又采取了多種方法。
●不管采取什么樣的防雷措施,防雷器件被擊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除了采取多級防雷措施以外,最好還要采取分散防雷措施,尤其是不間斷要求很高的應用場合,分散防雷可以大大降低系統(tǒng)整體停機的風險。
●雷擊過程很短,屬于瞬態(tài)過程,防雷線路必須考慮分布參數(shù),如導線電阻和引線電感等,泄放性元件的引線要短,在實際接線的拓撲關系中應保證在遭受雷擊,泄放性元件吸收大電流時,在引線上產生的壓降就不能忽視并且要盡可能少地轉移到后級電路中。 |
|